关键对话的三个特征:高风险、不同观点、激烈情绪。
对话者在感到不安全时的自我保护机制:沉默/暴力。
表达三板斧:事实、想法、情绪。
沟通策略:
·对话者观察到的具体事件或行为。
·对话者对这些事实的主观解读。
·基于这些想法而产生的感受。
·对话者基于感受而采取的具体行为。
在对话时保持情绪冷静:行为方式回顾。
·关注行为。注意自己是否在对话中表现出沉默或暴力的应对方式。
·确定感受。确定自己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?愤怒?失望?
·分析想法。找出导致这种情绪的想法。
·寻找事实。找出这些想法的依据。
综合陈述法:
·分享事实经过。
·说出自己的想法。
·征询对方观点。
·做出试探表述。(提出这只是自己的感觉,比如说我只是这样觉着,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)
·鼓励做出尝试。(鼓励对方说出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)
倾听的四大技巧:
·询问观点。(直接询问对方的观点和感受)
·确认感受。(通过描述对方的行为和感受,来确认他们的感受)
·重新描述。(用自己的话重新描述对方的观点,确保自己正确理解了对方的意思)
·主动引导。(主动提供一些可能的想法或感受)
为什么会表现出沉默/暴力?
对话者沉默时可能是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会受到批评或忽视。
对话者暴力时可能是感受到自己的观点被压制,或者认为只有通过强硬的方式才能让对方听到自己的声音。
应对策略:
·沉默:暂停对话,重建安全感。暂停对话,给对方一些时间和空间,然后通过表达自己的关心和尊重重建对话的安全感。
·暴力: 暂停对话,避免直接冲突,通过表达自己的关心和尊重,重建对话的安全感。